低欲望社會
SKU:
$28.00
$28.00
Unavailable
per item
- 作者:大前研一
- 譯者:駱香雅
- 出版社:天下文化
- 出版日:2016/9/30
- ISBN:9789864790883
- 我於2007年時撰寫了《型塑生活者大國:大前流心理經濟學》,並於該書指出,掌控國民心理與掌控經濟是同義詞,而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個出現這種現象的國家。當然,綜觀古今中外,無論是哪個社會,國民心理及輿論動向都不容忽視。我亦於該書提出警示,泡沫經濟破滅後的日本,雖然手中握有社會繁榮的武器──「金錢、土地、人口」,卻在日本人固有的心理作用之下,完全不想使用這些武器,因而踏上衰退一途。
若以一言以蔽之,目前日本人家庭收支的特徵就是個人金融資產超過1千6百億日圓,相當於GDP的三倍,卻不投資配息率達3%的股票市場,而是選擇利息少得可憐的定期存款。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,再怎麼想都覺得這樣的行為並不合常理。或許是因為泡沫經濟時代,曾經為了投資股票或不動產,背負高額貸款的慘痛經驗所致。由於「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」,導致國民養成不願投資的習性。總之,多數日本人只是不斷地存錢。
而本書提到日本人的低欲望傾向並不單單只是經濟現象,甚至可說是表現出日本在各個方面的社會現象。根據統計數據顯示,日本全國的平均空屋率達13.5%,創下史上最高紀錄,而政府推出超低利率房貸,貸款申請人數卻沒有增加。統計數據背後所代表的是20歲、30歲世代「不想有責任」、「不想擔責任」「不想增加自我責任」的想法。因此,就算在公司也不想出人頭地、將婚姻視為沉重的負擔、買房就是一輩子負債, 這些就是最先盤踞在腦中的想法。我經常到世界各地參訪及演講,綜觀世界各國,不曾看過類似日本的國民特性。